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胡念祖:「建設性模糊共創利益」(聯合報,第A19版)

 

建設性模糊 共創利益

 

【聯合報╱胡念祖/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雄市)】

 

  在我政府正式收到WHO幹事長邀我以中華台北名稱、觀察員地位參與WHA前後,某些學者一再在WHA既有觀察員的「身分」上進行分類,並認為我政府若接受邀請與會將是葬送國家主權之舉。此種觀點恐有盲點。

  國際政治與外交是一種藝術,WHO幹事長此次發出之邀請函其實反映了許多「建設性模糊」下創造的空間,充分顯示了兩岸默契及國際社會的支持。

 

   來函信封上顯現部長及衛生署之頭銜與名稱,信封與內函雖然未再指稱我為國家,但不是只有中央政府才有對內代表政策、對外代表國家之部長嗎?

 

 作為一個政府間國際組織之最高行政首長,WHO幹事長未事先徵詢及獲得主要大國之同意,豈有權發出此種邀請函件?

 

 在目前情勢下,要中國大陸正式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是一個國家,是強人所難。此一邀請函中未明述我國之身分,其實是為兩岸都保留了解釋的空間。不公開支持或承認,但也不明示反對,就是一種建設性的模糊,此種運作方式固然在法律上看似乎頗有不足之處,但卻增進了國際社會成員之間的共同利益。

 

   以某些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為例,即可看出在「建設性模糊」下,國際社會與我國在共創利益上的努力。

 

   我國在「大西洋鮪類保育國際委員會」下係以「合作非締約方/實體/漁捕實體」的身分,中華台北之名稱,與蓋亞納及荷屬安地斯皆為「合作方」,以觀察員地位與會,並可獲得漁獲配額。

 

   「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既有締約方的幾個國家,未能在共識下以修正其設立公約之方式納入我國,遂以委員會決議方式設立延伸委員會及延伸科學委員會,並納入既有之締約方及其他實體或漁捕實體為其成員,該延伸委員會行使與委員會相同之工作,其決定應亦成為委員會之決定,除非委員會另有相反之決定,但任何影響延伸委員會運作或其各別成員之權利、義務或地位之決定,必須先經延伸委員會討論。在此種創造性設計下,在各方政治善意下,我國正式成為延伸委員會一員,甚至在台灣主辦過延伸委員會年會。這種運作模式,使我國平等地與其他各締約方國家享同樣的決策權,促進了共同利益。期盼反對黨及部份學者能以大處著眼,健康及正面地看待兩岸之間逐漸開展之良善互動,並期盼我國能在最短之未來,順暢地參與或加入其他更多功能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或聯合國專門機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