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胡念祖:「我國漁業勞動力結構問題之探討」(中央日報,1990年10月8日,第11版)

我國漁業勞動力結構問題之探討

 

胡念祖

 

我國漁業發展迄今,已面臨幾項重大瓶頸 :

(一) 規範漁業活動之基本法源「漁業法」已與當前之漁業結構間有脫節現象,且漁業法規之執行在許多環節上,均有疏鬆,甚至不法情事。

(二)遠洋漁業因外交管道不暢或外交單位不重視漁業活動,再加上全球海洋法律秩序變化與生態保育觀念盛行,已發生入漁他國困難之情形。

(三)沿近海漁業因漁獲努力規模過於龐大,且部分漁民以「竭澤而漁」的方式作業。嚴重破自然漁業生態,使得沿近海已發生過漁現象,每單位漁獲努力之收益下降。

(四)因社會、經濟、業者經營方式等因素,造成漁業界普遍勞動力缺乏的問題。不僅基礎作業勞動力不足,中高級專業人員(如水產學校或海專畢業生)亦不投入漁業生產,以致業界經營者發出引進大陸或外藉勞力的呼聲。

要解決上述諸問題, 須有通盤的政策考量與作法,才有振興漁業的希望。在探討漁業勞動力結構問題前,本文先從學術觀點,提出一些漁業的基本特性。

漁業本身不是農業的一種(養殖漁業除外),吾人在思考漁業問題時,切不可從傳統土地農業活動的觀念與認知出發。因為漁業活動本身是一種業者競逐「共同財產」(即漁類資源)的活動,為了維護共同財產的持續存在,漁業活動(尤其是漁獲努力)應該在某種規範之下進行。

一個國家的漁業實力或活動力是一個國家總體海權的一部分,它與海軍航運三者共同構成一國之總體海權。漁業可養成及保存社會中一股熱愛、熟悉海洋的人群,他們的存在不僅為社會增添一分海洋的氣息,並且是一個海洋國家海權實力的支柱。在思考漁業勞動力結構時,人絕不可忽略漁民及漁業對我們的重要。

漁民是社會中一群很特殊的勞動人口。沿近海之漁民勞力或為世代相傳,或為習於向海討生,他們的勞動力並不容易由社會中其他勞動力所取代。遠洋漁業勞動力更是由一群習慣海上生活與航行、漁撈作業專業者所組成,這種勞力更不易由其他勞動力所取代。這種特性使得任何有漁業存在的國家,都十分注意漁業勞動人口的維持,因為當這種勞動力流失後,不是不再回頭就是彌補困難。

漁業中的沿近海漁業多為家庭生計的活動,遠洋漁業則為具有資本、勞力、科技密集特色的商業活動。沿近海漁業的政策重點在維持漁獲努力與自然資源間的平衡及勞動人口的穩定,而遠洋漁業則在作業活動空間的開創及長期投資與短期利益間的平衡。沿近海與遠洋漁業二者之間有本質上的基本差異,在處理這兩種漁業時,亦應採行不同的政策與手法。在探討漁業勞動力結構問題時,須將前述各點視為思考的基礎。以下之討論即在上述各項考慮之基礎上為之:

若將漁業視為一個半封閉體系,在「漁業界」(借用生物學的字眼,稱為界、門)中有沿、近、遠洋各種「漁業門」。因為漁業勞動力的特殊,以及他們是國家海權的一部分,所以在政策目標上,吾人希望這些勞動力能盡量保留於漁業界的體系之中,最好不要流失,或有外籍勞力的進入。但是不同漁業門間會因各種生物、社會、經濟、國際因素而有榮枯消長的變化。當某一個漁業門中無法容納相對過多的勞動力時,最好的做法是將這些多餘的勞動力流轉至其他漁業門。如此一來,既可免於勞動力流失於漁業界之外,又可留用這些具有某些漁業活動經驗勞動力。

當然,如果整個漁業界發生萎縮之時,必然有部分勞動力被擠出界外。但當整個漁業界是淨成長時,吾人則希望進入此體系之勞動力為本國之人力,藉此以培養更大的海權實力。今日我國不論沿、近、遠洋漁業門均有引入外界勞動力的呼聲,筆者不禁要問:

一、這三種漁業門均有實質成長擴張,所以需由外界引進勞動力?

二、還是界內、門內勞動力流失過速,使得界、門之內產生「假性勞動力不足的現象」?

三、如果是因界、門之內勞動力流失所造成,那麼是什麼原因所導致?

在擬定政策以解決漁業界勞動力的問題時,以上三個疑問得先獲得答案。唯有瞭解勞動力在漁業界、門中的結構及其變化原因,才有可能正確地回應問題。

政府與業者在處理漁業勞動力問題時,應從漁業勞動力本質與結構上求取基礎瞭解,並且在增進勞動力於漁業界、門中與其間的流動條件上努力。換言之,一切作為均應以提升國家總體海權力量,促進漁業界之活力為念。

(作者為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瀏覽數: